1.焊后热处理(消除应力热处理):广义地说,焊后热处理就是在工件焊完之后对焊接区域或焊接构件进行的热处理。其内容包括消除应力退火、完全退火、固熔、正火、正火加回火、回火、低温消除应力、析出热处理等。狭义地说,焊后热处理仅指消除应力退火,即为了改善焊接区的性能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等有害影响,从而对焊接区及有关部位在金属相变温度点以下均匀而有充分地加热,然后又均匀冷却的过程。许多情况下所讨论的焊后热处理实质上就是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
2. 改善材料性能热处理:需要通过热处理来达到材料的设计强度、韧性指标的,如螺栓材料35CrMoA,原材料为热轧状态,图样要求使用状态为调质,调质处理提高了材料的性能。
3.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制造中因冷加工成形使材料发生较大变形或组织发生较大变化而影响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时,或当要求材料的使用热处理状态与供货状态一致,但在制造过程中破坏了材料的供货热处理状态时,应对受压元件进行恢复材料性能热处理。
4. 焊后消氢处理:是指在焊接完成以后,焊缝尚未冷却至100℃以下时,进行的低温热处理。一般规范为加热到200~350℃,保温2-6小时。焊后消氢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加快焊缝及热影响区中氢的逸出,对于防止低合金钢焊接时产生焊接裂纹的效果特为显著。